close

以前在台灣,要認識人可真是相當不容易。

從最早開始,我是參加”張子賓”的”同心橋”電話交友。繳一千元,寫下你理想中的交友條件,然後你就可以有五次的交友機會。他會”細心地”選出適合你的對像,然後經過雙方同意後給予聯絡方式,然後雙方見面。

如果見面後,發現不來電或是不甚滿意,可以取消不計次。

雖然你已經跟他說明你的喜好,可是事實證明,絕大多數你見到的,一定不是你所描述的。他只是把他手上的正在找伴的人,胡亂隨機湊對罷了。

不過在那民智未開的年代,你所能選擇的管道真的很有限。而”張先生”那裡的人就是那麼一些,所以到後來,一些人品不好騙財騙色的人,就變成每次見面沒有話題時的話題。(諸如:你有見過一個賣保險的…他…)

後來又有一種新的電話交友,你付一千元,然後就有一百點,你有自己的信箱,可以自我介紹一下。然後,如果有人打電話進去,所選的年齡身高體重條件與你相符,他就可以”摳機” 你再回他電話,相同的你也可以反向操做。不過這家公司好像也沒有撐多久就倒了。(真懷念那還只是”摳機”的年代)

隨著科技進步,開始有同志交友留言版出現,剛開始是哪個網站我已經忘記了,後來有記憶的就是1069的交友留言版了。不過,雖然如此,所見的10個有9個是恐龍。有的不只是恐龍,還是肉食性的恐龍,所以幾次之後,便對網路交友失去信心了。(這會在別的文章提及)

後來,自己膽子漸漸大了,也開始敢去”公司”了。而就在自己漸漸出櫃,也就是進入教會時期,從此,就不再以身為同志為恥。而在同時我也正式成為”緯柏同性天地”的”一頁書”。


來到美國後,透過朋友的介紹,開始使用”AOL”的聊天室。“AOL”有一個特殊功能,會員可以自創聊天室,然後同興趣的人可以進聊天室聊天。(不過很驚人的是百分之99的聊天室都是”M4M”),如果你進不去只能容納36人的聊天室,你還是可以瀏覽在聊天室的人的Profile,然後選擇喜歡的聊天。

在這方面,美國的人相當的開放,大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Profile都是有擺照片的。就算是沒有,如果要求交換照片時,通常是都會有回應的。

而如果普通級的照片合格,有時就會進一步要求”X級”的照片,當然視角色的扮演,這就會有所謂露前跟露後的分別。(像我們老闆就只要看露後的,前面怎樣他是不在乎的)

這些其實都是小Case,真正讓我大開眼界的是,如果對方是HIV Positive,他們通常也都會很大方在Profile 寫著”HIV +”。

不過讓我更驚訝的是,許多人對於這所謂的”末世紀黑死病”的恐懼性,並不如我所想像的那麼排斥,像Joe本身,他之前所交往過的前B中據說就有一半是帶原者。而有一個甚至還跟他一起住了八年。

我曾經問Joe,如果我得病了,他是否會依然愛我。他毫不猶豫的說,“Of Course, Babe, I will still love you!!!”。

由此答案讓我更加証實,恐怖的並不是疾病本身,而是你如何看待這樣的疾病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書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